今年3月,上海市政府发布《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》,明确提出,生活垃圾将逐步推行“定时定点”投放。定时定点,本质是对垃圾的集中管理,便于收集和清运,具有积极意义。但是,劳动报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小区的垃圾投放时间与职工的生活作息存在冲突,需要进一步调整。
定时投放为上下班时间
如今,垃圾分类回收在沪上越来越多的社区如火如荼地开展。9月起,杨先生所在的小区,被列为长宁区新泾镇首批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小区之一,实行垃圾“定时定点”投放。平时便有垃圾分类习惯的杨先生非常支持,可执行起来,便发现了些许不便。
“主要是定时的时间,和我们家的作息有些冲突。”杨先生介绍,小区起初设定的时间为7点至9点,17点至19点。杨先生的太太工作地点较远,7点不到便要出门去赶班车,他自己又要开车送孩子上学,早间很难进行投放。“晚上到家时间又将近7点,还要忙着做饭,这样早晚都错开了,垃圾只能在家堆着。”杨先生说。
9月初,记者造访该小区时,晚间时段,前来进行垃圾投放的居民在志愿者、分拣员的引导下,秩序井然。“先扔干垃圾,湿垃圾(厨余垃圾)先把垃圾倒进湿分类垃圾桶,然后把包裹的袋子扔进一旁的干分类垃圾桶。扔完的,请把绿色账户卡给我刷下,领积分!”志愿者小朱每晚都值守在此,引导分类,并为居民积分。
“大家都是理解支持的,就是上班族可能辛苦些,毕竟早出晚归的,工作日这个时间段,退休的、老年人比较多。到周末,上班族会拎着好几袋垃圾,估计是工作日积压的来扔。”小朱告诉记者,小区安排了20余位志愿者,定时巡逻,为了防止错过时间的居民乱扔垃圾。18点53分,小朱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分类垃圾桶,并将分类垃圾桶分类装车,准备运走。此时,一位女白领奔了过来,“不好意思,让我扔下。请问,这个晚间的投放时间,能稍微再晚一些吗?真的挺赶的,这是前几天的垃圾,实在堆不下了,今天特地奔回来倒的。”她说。
原因:便于垃圾集中清运
早上7点至9点,是大部分家庭上班、送子女上学,最忙碌的时候。17点至19点,许多上班族可能还没有下班,或仍在回家的途中。这样的时间设置,似乎确实给一些居民的投放,造成了不便。而这样的时间设置,并非个案,在记者采访过的多个小区,大多均采用这样的时间设置。
“定时定点,本质上是对垃圾的集中管理,便于收集和清运,总体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。”同样采取“定时定点”投放的虹桥街道一小区负责人介绍,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全流程的系统工程,前端的小区分类只是一环而已,定时投放对应的是垃圾清运车的定时清运。
“如果小区时间晚了、拖了,清运车的时间也会拖,那么,整个垃圾处置流程都会被拖慢。”该负责人还表示,从另一个角度,“定时投放+清运”,一定程度减少了垃圾在小区的停留时间,长久而言,对小区的环境是有利的。
另一个考量便是人力成本。仅以杨先生所在小区为例,志愿者小朱介绍,为了垃圾分类回收能深入到位,物业及居委便聘请或招募了数十名保洁员、分拣员、志愿者。“大多是退休的老党员,有些是小区的居民,有些不是,时间太早或太晚,对于他们也不方便。”志愿者小朱的本职工作,是该小区的车库管理员,兼职当起志愿者。“会有一笔补贴,但给我们那么多人,成本也不小了,所以这个活终究还得靠自觉。”小朱说。
记者在《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》中发现,关于推进生活垃圾“定时定点”投放中,提出了可“因地制宜确定投放地点、时间及规范”的讲法。日前,长宁区区长顾洪辉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,不同类型的居民区推进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不同,要针对售后公房、商品房、涉外商品房等各类小区的特点,因地制宜,分类治理。
截至发稿前,记者再次造访杨先生所在小区发现,发现小区醒目处已张贴了新的公告:垃圾定时投放的时间:早间不变仍为7点至9点,而晚间则从18点30分至20点30分。
建议:智能垃圾桶或可推广
诚然,在垃圾分类回收这件事情上,许多居民缺乏驱动力,而制定定时定点投放规则,对投放垃圾的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约束,是制造一种动力。不过,更人性化的时间设定,更智能的设备推广,或许更加能使垃圾分类回收,从被动真正成为市民的自觉习惯。
记者在采访过程中,也发现了不少试点小区已经使用上了先进的智能分类垃圾桶。如位于虹口区的蒋家桥社区,给分类垃圾箱桶增加了1套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智能投放设备。该设备自带称重系统,居民通过刷卡、按钮、自动开箱、投放,将不同垃圾投放至不同箱体,同时根据垃圾的重量可自动积分。此外,除了能够在后台数据系统对居民投放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外,分类垃圾桶还有满溢报警功能,提醒及时清运。
又如闵行区普乐路425弄的普乐二村小区,设立了沪上首个“八分类”智能分类垃圾桶房门禁系统。该系统集成了身份识别、信息屏幕、端口扫描、监控摄像、移动网络等多项功能,可以承载多重任务需求:通过监控装置,实时监控垃圾投递现场,有效识别垃圾分类回收准确率,引导居民实现正确分类方式,提高管理效率。同时,提供无人化自助服务,摆脱对现场保洁人员依赖的同时,避免与居民作息时间冲突,随时随地,灵活自由。
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这些智能化设备的推广运用,能改变居民的垃圾投放习惯,能够让分类垃圾桶房从对保洁员、志愿者值守的依赖,逐渐向无人化、自助化发展,让垃圾分类回收充满科技感和智慧感,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明行为。